2025-09-19 11:00:08 [编辑:Akwan]
9月11-14日,以“屏之物联 AI焕新”为主题的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2025(BOE IPC 2025)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展会上,京东方在4000余平方展区的5大板块内,展出了超400款创新产品,覆盖AI应用、泛宇宙、钙钛矿光伏技术、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等丰富成果。
此外,围绕“屏之物联”战略落地与物联网生态布局,京东方还在本次大会上举行了多个议题论坛,推动各行业积极探讨技术与市场发展。
其中,在MLED论坛上,TrendForce集邦咨询资深研究副总经理邱宇彬受邀出席,他以《MLED-显示产业承先启后的催化剂》为主题,向显示行业同仁详细讲解Mini LED背光、Mini LED COB、Micro LED COG为代表的MLED技术为何能为显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
Mini LED背光:主流技术回春的助推器
Mini LED背光技术已经历了7、8年发展历史,它的出现并非颠覆现有技术格局,而是为成熟的LCD技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尤其是对于LCD电视应用而言,Mini LED背光技术的出现,带来了三个层面的深远影响。
邱宇彬表示,Mini LED背光技术的首要影响就是巩固并延续了LCD在电视市场的主流技术地位,使其在与OLED等自发光技术的竞争中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其次,通过提供更多、更精细的背光分区,Mini LED背光显著提升了显示画面的对比度,激发了消费者购买大尺寸电视的意愿。第三,通过搭载Mini LED背光技术,LCD电视产品的售价得以提升,也为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创造了获取更高利润的机会,让行业迎来了久违的“回春”契机。
从市场渗透率来看,Mini LED背光技术的成长轨迹清晰而稳健。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预估,2025年Mini LED背光在电视市场的渗透率约为7%,换算成绝对出货量达1300万台。
来源:TrendForce集邦咨询
展望未来,这一增长趋势将会持续攀升,预计到2030年,Mini LED背光电视的出货量将达到4300万台,市场渗透率则会跃升至22%,这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市场上每五台电视中,就有一台搭载了Mini LED背光技术。
由此可见,Mini LED背光的存在对于整个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与持续创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维持产业生态平衡、推动电视市场消费升级的关键。
Mini LED COB:开创新应用、新场景与新商机
Mini LED背光技术为传统显示领域注入了新活力,而Mini LED COB(Chip on Board)直显技术则为LED显示屏开辟全新的应用领域。在技术快速成熟、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资本投资持续增加的情况下,Mini LED COB展现出惊人的增长潜力,这在当下较为低迷的经济环境中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到2029年,全球LED显示屏行业的总产值将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年复合增长率达6%。其中,在超小间距显示领域内,Mini LED COB的年复合增长率更是逼近30%。
深入市场应用来看,有两大应用将成为未来推动LED显示屏行业发展,扩张版图的关键,那就是LED电影屏与LED一体机。
相较于传统的激光投影方案,LED电影屏具有高亮度、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以及高刷新率等竞争力,这些特性极大地提升了影音体验,尤其是在低亮度下的灰阶表现优异,能带来类3D的沉浸式效果。
尽管现阶段LED电影屏仍面临着散热、功耗、LED坏点以及维修替换时色彩一致性等技术挑战,但市场仍呈现正向增长趋势。
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仅今年1至8月全球LED电影屏装机量就已达到80台,与2024年全年装机数量持平。预估2025全年全球新安装量有望达到140台,同比增长75%,到2026年更将达到220台。其中,中国市场占据了高达80%的比重,继续成为全球LED电影屏应用示范区。
来源:TrendForce集邦咨询
除了安装量的增长,LED电影屏质的提升也同样显著。邱宇彬指出,屏幕尺寸的变化是衡量质变的最好指标,市场主流规格正从过去集中在10米左右尺寸,向16米至20米以上的巨幕转移,这意味着影院不仅在增加LED电影屏的数量,更在追求通过更大尺寸来提升观众的沉浸感。
另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则在于LED一体机应用。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LED一体机出货量首次突破一万台大关,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每年至少20%的增长。
来源:TrendForce集邦咨询
TrendForce集邦咨询看好其未来发展的深层原因,在于电视市场尺寸大型化的趋势与LCD产能扩张放缓之间的矛盾。
邱宇彬解释道,随着消费者对98英寸、100英寸乃至更大尺寸电视的需求持续攀升,然而LCD面板厂产能扩张速度已明显放缓,根据供需模型的测算,大约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应用于电视的超大尺寸LCD面板就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这一潜在的供给缺口,为LED技术以一体机的形态切入消费级市场提供了契机。
在谈到Mini LED COB技术时,行业也不免会跟另一个技术路线MPD(Micro LED in Package,或称MiP)进行比较。
对于未来谁将成为主流的话题,邱宇彬认为,Mini LED COB与MPD各有优势。COB技术成熟,产能规模大,能通过成本优势快速占领主流市场,而MPD则凭借更佳大视角,更好的色彩一致性,定位于高端产品,且未来MPD可借助芯片微缩手段实现大规模降本。
同样,未来Mini LED COB向Micro LED COG的技术升级也可受惠于芯片微缩带来的成本下降,因此COB与MPD发展趋势仍需观察。
Micro LED COG:智能显示的崭新篇章
被誉为终极显示技术的Micro LED无疑是驱动显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而COG (Chip on Glass)技术所带来的高可靠性、高效简洁设计、高像素密度、高透光率、高精度拼接,更进一步加快Micro LED技术在智能显示时代下的应用发展。
在大尺寸显示领域,目前,包括京东方在内的企业,已成功实现了Micro LED COG大型显示器的量产,然而如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仍是Micro LED COG当前的核心课题之一。
邱宇彬观察到,为降低Micro LED COG的制造成本,业界正通过扩大单一模组的背板尺寸来简化生产工序,减少拼接次数和额外成本。更有企业进一步采用2xN拼接方式,可避免繁琐且高成本的侧边镀导线工艺,从而有效压缩整体制造成本。
在大尺寸显示领域之外,在AI技术赋能下,Micro LED COG收获更多的应用机会,例如透明显示。相较OLED、散射式LCD透明显示技术,Micro LED COG不仅能实现60%至80%的理想透明度,还具备自发光带来的高亮度、高对比度、长寿命以及支持双面透明显示等一系列优良特性,是透明显示器的最佳匹配技术。
AI赋能也让Micro LED COG在汽车领域有更多应用可能,尤其是在抬头显示器(HUD)上,以京东方为首的国内厂商在今年已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反射式、透明直显式等技术方案。
此外,还有各种创新的车载显示应用也层出不穷。如在车头安装30英寸的Micro LED直显屏,用于人车之间的互动沟通;或将Micro LED与柔性、可延伸的背板材料相结合,制成可伸缩显示器。其他如投影式迎宾灯等应用,也展示了Micro LED与智能座舱结合的无限可能。
邱宇彬总结表示,Mini LED背光、Mini LED COB与Micro LED COG是串联产业现在与未来的三大技术主轴。而随着AI催生更多创新显示需求,未来Micro LED有望成为满足这些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文:LEDinside Irving)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