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以来,以生成式AI和空间计算为代表的科技浪潮以史无前例的深度和广度重塑着千行百业。从AI PC的曙光初现到智能汽车“第三空间”概念的深化,再到AR/VR设备探索消费级市场的路径,一个由算力和模型驱动的数智化新纪元已然来临。作为承载信息洪流、实现人机交互、构筑沉浸体验的核心硬件,显示技术正处在这场变革风暴的中心,迎来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显示产业的内部演进同样波澜壮阔,各大主流技术路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奋力求索,迈向新的发展拐点:
Micro LED:发展路径逐渐清晰,产业化进程的齿轮加速转动。一方面,巨量转移技术、全彩化等瓶颈持续松动,降本之路的探索也有了新方向;另一方面,凭借优越的性能优势,Micro LED在大尺寸显示、高端车载、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正从概念加速走向商业落地,逐步寻得可以立足并扩大规模的利基点。
Mini LED:历经市场洗礼,成功从“技术先锋”转型为“市场主力”。在背光领域,其凭借极致的控光分区与高性价比,持续与OLED在高端电视及显示器市场分庭抗礼;在直显领域,随着COB/MiP等封装技术的发展,Mini LED直显进一步打开了更小间距市场的应用空间,同步从室内向户外场景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OLED:凭借在柔性、超薄及色彩表现上的成熟优势,稳固占据着旗舰智能手机的王座。同时,通过引入Tandem叠层、磷光蓝光等革新技术,OLED在IT、车载等中尺寸应用领域的亮度与寿命短板正被有效补齐,吹响了向更广阔市场进军的号角。而Micro OLED更是当下近眼显示的“黄金方案”,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审视当下,全球显示产业正站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AI赋能下不断涌现的新应用、新场景,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另一方面,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产业链协同的挑战以及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压力,也为所有从业者带来了严峻考验。
在此关键节点,当局者不禁深思:面向未来,各项技术的演进路线图将如何绘制?在成本、性能与应用的“不可能三角”中,企业如何找准自身的生态位?面对电竞显示、车载显示、AI PC、AI眼镜等新兴蓝海,产业链上下游应如何协同创新,共同迎接下一轮增长浪潮?
站在时代的交叉口,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罗盘”,而一场凝聚行业智慧的深度对话或将为业者校准航向、共渡激流提供关键指引。
点击上方按钮免费报名
10月30日深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