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MiniLED商业化,封装厂商在做什么?

当前,从产业链上游芯片、中游封装到下游显示的相关厂商都在积极布局MiniLED,MiniLED在产能、技术、产品等方面逐步成熟。

全产业链的推动给足了MiniLED量产的底气,但具备量产能力不代表具备大规模商业化的能力。以MiniLED电视为例,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处LEDinside统计,2021年电视整体出货量为2.1亿台,其中MiniLED电视出货量为210万。而同属于高端电视的OLED电视,出货量则为670万台。

另一方面,在MiniLED电视2021年210万台的出货量中,三星发布的一系列50~85英寸中高端4K以及旗舰55~85英寸8K MiniLED机种占了150万台。这也就意味着,国产MiniLED电视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与成本之间的博弈。封装端作为LED产业链的中游环节,其技术的发展水平对MiniLED产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封装端正在积极推动MiniLED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背光+直显快速成长,扩产成封装企业关键词

MiniLED的应用方向分为直显和背光。封装企业大多采用背光+直显双管齐下的策略,且随着订单量的不断增长,扩产已成为各封装企业的重要任务,如国星光电的南庄吉利产业园项目、瑞丰光电的Mini/Micro LED湖北生产基地项目、鸿利智汇的MiniLED二期园区、晶科电子全资子公司联晶智能70亩产业基地峻工投产等。

台湾地区封装厂商也正在积极扩产。其中,隆达过去以LED封装为主,2021年与晶电换股成立富采投控后,已从纯封装转型到解决方案为主的营运形态。现阶段,隆达正积极扩大MiniLED背光源产品,并导入Micro LED,进军车用市场。

推动MiniLED商业化,封装厂商在做什么?

注:“-”表示未公布该项数据

此外,各封装企业MiniLED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国星光电MiniLED产品总体产能利用率在九成以上;兆驰光元RGB直显现保持满产满销状态。

MiniLED背光:成本阻碍市场扩大

MiniLED背光产品挟带高对比及高亮度等优点来势汹汹,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MiniLED背光产品仍是可望而不可即——以电视为例,那动辄上万的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但从封装端的角度来看,企业普遍认为,MiniLED背光将在2022年迎来成本的下降以及市场的扩大。

其中,中麒光电表示,MiniLED背光成本占整机的20%,而背光灯板又有50%的成本在于PCB,因此芯片厂与封装厂在生产背光灯板时,对主要物料的掌控程度并不高。因此,MiniLED背光产品的降价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

瑞丰光电指出,MiniLED背光产品目前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包括驱动成本、灯板成本等。但在2022年,MiniLED背光产品的量产进度将会加速,总体产能也会有相当可观的增长,背光成本下降速度非常可期。

背光LED方案上,传统的LED封装方式以SMD正装为主。而在LED微缩化时代,随着倒装芯片技术的成熟,倒装SMD、COB封装技术也正式推向市场,MiniLED背光方案如POB、COB和COG渐渐崭露头角。

国星光电制定了Mini POB、Mini COB、Mini COG三大多元化技术路线,并与多家终端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助力LCD技术在色彩还原度、HDR显示、动态区域调节、厚度等方面拥有更佳的表现,且在上游芯片方面也可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瑞丰光电的MiniLED背光器件主推COB封装方案,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多消费、商用、医疗及其他特殊应用领域。

3月9日,TCL发布了三款MiniLED背光智屏,其中的旗舰版领曜QD-MiniLED智屏X11正是采用了瑞丰光电的MiniLED背光显示方案及产品。

鸿利智汇认为,随着COB和COG的不断优化和量产产品的不断推出,COB和COG产品在可靠性和成本方面的优势将得以展现。基于此,鸿利智汇MiniLED背光产品采用了COB和COG两种封装形式。目前,鸿利智汇已助力多家一线品牌厂商推出MiniLED笔记本电脑、TV智屏、VR眼镜等终端产品。

聚飞光电以POB、COB为主,同时兼顾COG的发展。据悉,聚飞光电的MiniLED背光产品自2020年开始批量供货,目前已与京东方、海信、华为、创维、惠科、小米、友达、群创等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供货量较大的当属用于电视的背光源。

晶台股份的MiniLED背光封装方案采用POB工艺,产品则以1010灯珠为主。据悉,目前晶台股份与TCL华星、京东方、海信等企业均有深入的合作。

晶科电子的MiniLED背光封装方案包含COB、POB及COG三种。其中,COB主要面向高端产品,而POB由于成本优势明显,主要向中端市场进行推广。

MiniLED直显:Micro LED的前哨站

MiniLED直显作为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Micro LED的前哨站,在技术难度上更高。但其作为小间距显示屏的升级产品,可以提升可靠性和像素密度,未来在商显、专显、普通消费市场等应用领域的需求将增大。

但正如晶科电子所言,相较于MiniLED背光,Mini RGB直显的成本更高,目前在消费电子市场上的进展较为缓慢。

封装方案上,晶科电子在MiniLED直显领域采取了COB、4合1两种方案。晶科电子认为,两种方案各有优劣,其中COB方案在墨色一致性、推力、可靠性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而4合1可以实现像素点间距小于1.0mm,同时贴片不需要精密昂贵的设备。

国星光电率先推出IMD封装技术,并批量推出MiniLED直显器件产品,实现了P0.9-P0.4间距全系列产品覆盖,其中P0.4率先采用了全球封装密度最高的20 in 1方案,并持续在向P0.3及以下Micro LED关键技术(巨量转移、焊接、修复)进行探索。

聚飞光电的Mini直显产品采用全倒装COB集成封装技术,产品具有高对比度,高清画质,可靠性好等优势。据悉,2020年,TCL发布的142英寸IGZO玻璃基主动式MiniLED显示屏就采用了聚飞光电的MiniLED直显产品。

晶台股份MiniLED直显包含SMD和COB两大产品线,其中SMD分立器件开发了0606N共阴系列、MC0606N倒装共阴系列,覆盖点间距P0.9;在COB方面则包含COB0.6、0.78、0.9不同像素点间距,产品均已量产。

鸿利智汇的MiniLED直显产品主要采用COB封装技术,全倒装、共阴设计,产品具有高对比度、高稳定性、高防护、低能耗、大模组设计等优势,覆盖不同像素点间距,包括P0.78、P0.9、P1.25等。

兆驰光元是行业内第一批研发Mini倒装技术的企业之一,拥有从晶圆到封装的垂直整合能力。目前,兆驰光元在MiniLED直显方面主要采用分立器件及四合一的方案。

中麒光电以RGB直显产品为主要研发对象,采用COB封装方案,产品覆盖P0.4-P1.8全间距,客户广泛覆盖主流终端品牌。

厦门信达的RGB直显采用多合一和SMD两种封装方案。公司预计,2022年Mini RGB产品的营收占比将实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国外客户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MiniLED未来可期

对于MiniLED而言,2021年是一个转折之年。

这一年,MiniLED终端产品频出:电视、平板、笔电、显示器、VR/AR等,MiniLED成为众多终端品牌重金押注的赛道。

这一年,MiniLED技术突飞猛进。以封装端为例,在RGB直显上:

兆驰光元开发了行业首款倒装0606和F07X四合一产品,在晶片位移控制、墨色一致性、产品分光分色等性能上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同时,兆驰光元还积极和上游晶片厂合作开发高性价比的Mini RGB晶片,搭配兆驰光元自有的全自动化智能封装体系,大幅降低了封装环节的成本。

晶台股份针对MiniLED不同细分应用市场量身定制,对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推出了共阴系列、倒装共阴系列,更大程度地保证了产品的节能性、可靠性、显色对比度。同时,其单灯封装既可应用于微间距PCB显示模组贴装,也可应用于GOB显示模组贴装,外观及显示效果可与COB模组一致,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中麒光电成功量产了应用MIP(Micro in package)技术的Mini COB产品。据了解,该技术降低了基板精度限制,大幅度优化芯片到显示面板之间的工艺条件,解决了芯片到显示面板之间的工艺痛点,提高了封装的良率和产品可靠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中麒光电巨量转移良率已经达到99.999%。据悉,巨量转移技术是进入Micro LED领域的关键技术,中麒光电拥有自主研发的专利巨量转移技术和全自动生产线。产线可实现全自动无人工接触,综合良率达97%。

在MiniLED背光技术上:

国星光电基于高性价比、超精细分区、柔性曲面显示及薄型化的需求,在POB、COB、COG产品上均搭配QD膜,以呈现均匀的高色域白光,并向客户提供整体的应用方案。

晶台股份对1010封装器件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目前产品在功率、出光角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且光衰减少,出货量稳定。

尽管MiniLED目前仍处于突破技术、提升产能,以降低成本的阶段,但技术、产能与成本之间的博弈正在带动市场的繁荣。

在MiniLED背光产品方面,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处LEDinside预计,2022年整体MiniLED背光电视出货量将挑战450万台。

除了电视外,MiniLED背光液晶监视器、MiniLED背光笔电等产品的出货也将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其中,MiniLED背光液晶监视器由于价高且产品刚起步,故市场规模相对较有限。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处LEDinside预计,2022年MiniLED液晶监视器出货量将达6.5万台,年成长率27%。

而RGB直显产品的发展速度虽然不及MiniLED背光,但随着供应链的逐步成熟,RGB直显的价格终将下降到符合市场预期的程度,并在高端定制化市场、高端商显市场等领域扩大应用规模。

销量的增长将刺激资本的热情,产业链也有能力去解决MiniLED更高层次的问题,进而带来MiniLED市场的进一步增长。MiniLED良性发展大势已成。(文:LEDinside Lynn)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版权声明】
「LEDinside - LED在线」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LEDinside - LED在线」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免责声明】
1、「LEDinside - LED在线」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演释,该公开资料,属可靠之来源搜集,但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在本网站的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 - LED在线」上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料、资讯、研究报告、产品价格等),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均只作为参考,您须对您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如有错漏,请以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