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圣母大学开发利用光治疗
- 2 复旦科研团队研发基于全
- 3 季华实验室在高分辨率OLE
- 4 北京工业大学在高性能线
- 5 北大高宇南课题组与合作
- 6 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
- 7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风车型
- 8 中山大学团队及其合作者
- 9 南科大林君浩课题组合作
- 10 中国科大在钙钛矿半导体
日前一期刊报道厦门大学康俊勇教授、尹君副教授课题组根据致病菌中遗传物质、蛋白质的紫外光吸收特性,开发了一种由275-nm氮化物LED组成的大功率(3.2 W)且辐照均匀的平面光源,能够在1秒内完成对新冠病毒、H1N1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效杀灭。
图1 大功率深紫外平面光源。(a) 氮化物固态光源模组;(b) 光源模组波长及微生物紫外吸收特性;(c) 光源对病菌杀灭效果。
据悉,该研究团队使用该固态平面光源,探究病毒变异株、低温环境等未知因素对DUV消毒效果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冷冻环境下(如零下50摄氏度),需要显著更高的紫外辐射剂量才能达到室温下相同的致死率。研究团队首次建立了生物光电效应的大弛豫负U模型,以阐述温度因素的影响。
团队指出在低温环境下,DUV激发的电子被活性遗传分子重新捕获回到初始光离子化位置的可能性更高。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遗传物质与蛋白质的特性,Omicron需要显著更高的DUV剂量才能达到其它毒株相同的灭杀效果。
基于实测的消毒数据,研究团队建立了相应的DUV光剂量与灭杀效果的量效关系,为相关从业者快速获取在不同温度下有效杀灭新冠病毒的紫外辐照剂量提供科学依据。这对如何使用DUV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如食品冷链物流和冬季露天环境)。
团队指出,研究的发现对人类社会在寒冷条件下使用深紫外光子消毒具有重要意义。(来源:厦门大学康俊勇教授、尹君副教授课题组)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