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车灯龙头申请破产保护,市场格局再生变

6月11日,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马瑞利(Marelli)集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已在美国申请了第十一章(Chapter 11)破产保护,将推进价值最大化的重组。这则消息一出便在全球汽车产业相关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马瑞利此次寻求破产保护,旨在全面重组其长期债务义务。据当时的消息显示,马瑞利已与约80%的贷款人达成重组支持协议(RSA),并获得了11亿美元的债务人持有融资(DIP Financing)承诺,以维持运营。此外,印度跨国汽车零件制造商Samvardhana Motherson集团(SMRP BV)已向马瑞利提出了收购要约。

马瑞利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汽车零部件巨头,马瑞利申请破产保护,揭示了在当前汽车产业转型期,即使是行业头部厂商也有可能面临较大的财务和运营压力。而马瑞利的这种压力大抵是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的结果,包括传统燃油车业务的利润空间收窄,向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转型需要高额研发投入和漫长回报周期,以及全球供应链波动和市场竞争加剧等。

然而,马瑞利虽然获得DIP融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但破产保护程序本身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战略灵活性和市场扩张能力。在此情况下,这或将为其他财务健康、技术储备充足的竞争对手提供了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尤其是在高端和新兴技术领域。未来,也不排除整车厂将重新评估其供应商策略,寻求更具韧性和创新能力的合作伙伴。不过,若重组成功并采取合适的发展策略,马瑞利亦有望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竞争力,巩固在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地位。

无论如何,马瑞利的调整有望加速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重构与整合。

全球第七大零部件厂商的辉煌与落寞

2019年,在美国私募基金KKR的主导下,马瑞利由日本康奈可(Calsonic Kansei)与玛涅蒂·马瑞利(Magneti Marelli,1919年成立)两家公司合并而成,2018年双方合并前的总营收共计146亿欧元,合并后的马瑞利成为全球第七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多年来深耕于汽车照明、电子系统、动力解决方案及绿色技术解决方案等领域。

作为汽车零部件头部供应商,马瑞利在汽车照明领域一直保持较强的竞争力,长期位居全球前列。根据《TrendForce 2025 全球车用LED市场-照明与显示产品趋势》数据显示,马瑞利在2020年便跃升为全球第三大车灯厂,2021年蝉联全球第三,2022年至2024年以来则一直稳居全球第四位。

车灯厂排名车灯厂排名

马瑞利的客户包括宝马(BMW)、奥迪(Audi)、大众(Volkswagen)、戴姆勒(Daimler)、日产汽车(Nissan)、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吉普(Jeep)、菲亚特(Fiat)、保时捷(Porsche)、特斯拉(Tesla)、卡迪拉克(Cadillac)、比亚迪 (BYD)、吉利 (Geely)、奇瑞 (Chery)、蔚来 (NIO) 等全球知名汽车品牌。

然而,与全球领先市场地位形成对比的是,马瑞利多年来下滑的业绩与持续增长的债务压力。

2020年,马瑞利的总营收跌至104亿欧元,并一直陷于亏损的困局。就最近的2024年来看,由于欧洲市场疲软以及汽车销售和产量下降,日产、Stellantis等主要客户的车市销售表现不佳,马瑞利总营收下滑10%,其中,车灯营收同比下滑8%。此外,自由现金流骤降67%,债务股本比攀升至185%,至今年初,马瑞利的债务压力已高达6500亿日元。

随着生存压力进一步增长,马瑞利最终申请Chapter 11破产保护,但这并非意味着破产倒闭,后续其仍有翻盘的机会。并且,作为全球前五大车灯厂之一,马瑞利掌握着的核心技术资产、全球生产网络、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这些依然具备较高的战略价值。也因此,目前已有实力雄厚的企业对其表达了收购意向,如印度跨国汽车零件制造商SMRP BV。

印度跨国汽车零件制造商SMRP BV

SMRP BV其实在此之前已与马瑞利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2021年7月,双方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旨在共同为汽车开发智能照明外部零部件。考虑到长期合作形成的资源互补与战略协同,这两方整合的可能性比较高。

未来,马瑞利若被SMRP BV或其他汽车零部件厂并购,有望借助对方在汽车内饰和外饰零部件领域的优势和资源,在巩固原有市场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业务辐射范围。

不过,挑战也是存在的。一方面,作为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马瑞利未来若未能及时适应新能源汽车和新四化趋势带来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变革,仍可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SMRP BV或其他收购方后续若在重组过程中取得主导地位,则表明其对马瑞利未来业务有着较强的掌控力。一旦收购完成,马瑞利的战略重心和市场布局可能会受到影响。

汽车产业价值链革新下的行业重塑

实际上,汽车产业相关格局近几年来一直在重塑中,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对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带来了颠覆性影响,尤其对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构成了特定风险。

目前,传统Tier 1动力总成供应商正经历一种“分裂式生存”的困境。由于同时管理和投资燃油车和电动车两条截然不同的产品线,供应商的复杂性和研发成本大幅增加。同时,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上升,以及越来越多车企自身进行垂直整合,进入电动动力总成市场,都进一步挤压了Tier 1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和市场份额。

而这种结构性变革迫使汽车零部件行业加速整合与转型。其中,未能有效调整产品线、投资新技术、或未能有效控制成本的供应商,将面临被淘汰或被大型综合性企业收购的命运。而以传统汽车业务为主要营收来源的马瑞利陷入困境,正是这一宏观趋势下的典型案例。

在此基础上,汽车的“新四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趋势亦深刻影响了汽车照明行业。今日的照明已不再仅仅是提供可见光,更是实现车辆个性化、品牌识别、驾驶辅助和人车交互的重要载体。随着智能照明系统与自动驾驶传感器(如LiDAR激光雷达)的集成,以及智能氛围灯、交互显示等新功能的出现,单车照明系统的价值量显著提升,换言之,汽车照明在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价值占比提升。

同时,在先进技术持续发展以及多种技术深度融合的趋势下,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进一步追求跨领域的技术整合能力,并与整车厂进行更深度的协同开发。

在此背景下,部分Tier 1厂商顺势通过并购的方式完善产业链布局,扩充产品线,提升综合竞争力。譬如,佛吉亚合并海拉、收购designLED Products;彼欧集团(现名OPmobility)收购ams OSRAM旗下德国汽车照明系统业务及Varroc Engineering Systems旗下伟瑞柯照明系统业务等。

汽车零部件领域并购后案

不止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照明领域也开始一轮资源的重新配置与整合。

汽车照明领域并购案

这些仅是冰山一角,行业洗牌仍在进行时,当下及未来,还有更多新玩家洞察到汽车照明市场的商机,拟在这个赛道上分一杯羹,如木林森。据LEDinside了解,木林森今年开始切入了汽车照明领域(车用LED),且顺利地打开了后装车灯市场。

可见,在汽车产业供应链价值链革新之际,从Tier 1供应商、到车灯厂、再到车用LED器件厂,整个产业竞争格局都在重写中。

技术革新驱动下汽车照明的格局变动

聚焦汽车照明产业,在汽车“新四化”趋势下,先进技术的引进为该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球汽车照明市场正在积极开发与推广车内外创新技术。

以马瑞利为例,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研显示,马瑞利已推出多款自适应性头灯 (ADB Headlight),包含矩阵式LED / Micro LED / DLP 技术。其中,Micro LED像素大灯是采用ams OSRAM的EVIYOS 2.0技术,现已集成到大众途锐、途观以及欧宝Grandland和蔚来ET9等车型中,实现量产。ams OSRAM EVIYOS 2.0技术具备稳定的产品质量、优异的光效与性价比,目前是全球高阶车款与新能源车的供货商首选。

Micro LED大灯上车案例

马瑞利还开发了可实现动态图像与沟通显示功能的Mini LED尾灯,并将光信号投影技术 (Light-Signaling Projection) 整合至车辆中,以地面投影 (Ground Projection) 实现静态或动态人、车和物资讯交互,增加安全驾驶。

中国企业也在全面布局先进技术,以Micro LED像素大灯为例,京东方华灿光电、国星光电、鸿利智汇、晶能光电、晶科电子均已展开相关技术布局。

Micro LED像素大灯布局厂商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汽车照明逐步朝向个性化、沟通显示、驾驶辅助与安全升级,2024年,汽车制造商面临市场竞争与成本下降的压力,积极将自适应性头灯(ADB Headlight)、Mini LED尾灯、贯穿式尾灯、格栅灯、全宽带前灯条、(智能)氛围灯、Mini LED背光显示等先进技术作为高附加价值产品进行市场营销,带动2024年车灯、车用LED市场需求稳定成长。

车灯先进技术

2025年,先进技术仍是汽车照明市场的发展动能。根据《TrendForce 2025 全球车用LED市场-照明与显示产品趋势》最新报告显示,2026年的车款将持续计划导入先进技术,再结合车用LED厂商在手订单表现,车市生产将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再次复苏,因此,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期2025年车用LED与车灯市场产值将分别成长至34.51亿美金与357.29亿美金。

显然,在总体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汽车照明市场仍能保持逆势成长,为相关厂商的业绩增长贡献力量。

据LEDinside观察,2024年,ams OSRAM、Lumileds、首尔半导体、Dominant、亿光电子、聚飞光电、晶能光电、鸿利智汇、瑞丰光电、晶科电子、国星光电、弘凯光电等车用LED厂商,以及星宇股份、华域视觉、燎旺车灯、丽清车灯等车灯厂均有不错的表现,部分厂商的汽车照明业绩情况如下:

汽车照明业绩汽车照明业绩汽车照明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车灯厂及车用LED厂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车灯厂中,星宇股份、华域视觉位列全球LED车灯厂前十,其中,星宇股份2024年的排名进一步提升。车用LED厂中,聚飞光电已跻身全球车用LED厂前十,而晶能光电、晶科电子的排名也进一步提升。

市占率层面,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前五大车灯厂合计市占率从2020年的65%开始逐年下降到2024年的60%。

这反映了两大现状:一是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前者正乘着汽车照明产业新机遇的东风,奋力追赶。二是LED车灯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此次马瑞利重组之后,市场集中度或格局都可能再生变。

近两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根据 TrendForce集邦咨询《全球汽车市场解析》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纯电动车(BEV)、插电混合式电动车(PHEV)和氢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车合计销量达1,629万辆,年增25%,其中,中国市场占比扩大至67%。预估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将达1,920万辆,中国市场受惠于汰旧换新补贴政策延续,有望保持成长。

得益于本土市场的巨大需求、与本土主机厂的紧密合作、以及在智能化和个性化方面的快速创新能力,中国厂商在汽车照明领域奋起直追,车灯国产化率提升明显,未来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未来,前行者如何稳固地位并抓牢市场份额,后来者如何赶超,都将备受关注。

结语

马瑞利申请破产保护,折射出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深刻变革。它不仅反映了传统巨头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中的阵痛,也为全球汽车照明市场的竞争格局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和重塑机遇。无论马瑞利未来走向何方,都可能意味着战略重心和市场定位的调整,从而影响全球头部厂商市场份额的分布,为其他竞争者,特别是中国本土企业,提供了战略性机遇。

目前,国际厂商在Micro LED像素级前大灯等核心技术上仍保持领先,但中国厂商的快速追赶和创新能力亦不容小觑。未来,汽车照明将继续向智能化、个性化、互联化等方向发展,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深度融合,相关厂商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在汽车产业供应链价值链重塑之际,新一轮全球逐鹿已然开启,好戏在后头。(文:LEDinside Janice)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版权声明】
「LEDinside - LED在线」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LEDinside - LED在线」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免责声明】
1、「LEDinside - LED在线」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演释,该公开资料,属可靠之来源搜集,但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在本网站的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 - LED在线」上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料、资讯、研究报告、产品价格等),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均只作为参考,您须对您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如有错漏,请以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