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的智能化与电动化进程在近些年显著提速,这股变革浪潮也深刻地影响着车灯的发展趋势。如今,车灯的功能迎来升级,其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伴随车灯需求的升级,LED技术的渗透率持续扩大,已成为汽车照明领域的核心光源技术。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由于面临来自市场竞争与成本下降的压力,汽车制造商积极将先进车用照明技术作为高附加价值产品进行市场营销,带动2024年车灯/车用LED市场需求稳定成长,分别达到373.95亿美元与34.45亿美元。
这一趋势也直接体现在了车灯企业的经营状况上。近日,多家国内外车灯上市企业陆续发布了2024年度年报,根据年报披露情况,多数企业在新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共同推动汽车LED照明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掘金汽车照明市场,LED产业链企业业绩竞相报捷
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为LED产业链下游的整车灯具企业带来了机遇。受益于此,星宇股份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营业收入达到132.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32%,其中车灯产品营收为124.54亿元,同比增长29.75%。
目前,星宇股份正积极投入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例如迭代Micro LED智能前照灯、Mini/OLED像素式交互灯、创新材料智能数字格栅、灯具控制器以及感知车灯自闭环系统等,并致力于将造型美学与智能交互相融合。
鸿利智汇和佛山照明作为汽车照明领域的参与者,其汽车照明业务也呈现增长态势。
2024年,鸿利智汇LED汽车照明业务实现收入8.10亿元,占总营收19.15%,毛利率为25.90%。公司持续拓展国内外乘用车及商用车市场,并加强ADB大灯等技术的研发推广。
在乘用车领域,鸿利智汇成功获得多个新项目定点并实现量产,进入多家国内知名车企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其车规级LED预计在2025年步入批量生产阶段。技术研发方面,鸿利智汇已完成ADB大灯、Mini LED尾灯等样件制作,并与两轮车客户联合开发摩托车ADB大灯,有望在2025年实现落地。
佛山照明车灯产品在2024年实现营收21.07亿元,占总营收的23.29%,同比增长15.13%。公司积极开拓中高端车企客户,推动了15个新车型项目的落地。
得邦照明则聚焦于“车用照明+车载控制器”领域,其车载业务板块在2024年实现营收5.96亿元,同比略有下降4.43%。尽管如此,公司多个项目已正式量产,年度新增定点项目总额创新高,呈现新老业务协同发展的态势。
将目光转向车用LED照明产业链上游企业如国星光电、晶科电子、瑞丰光电和聚飞光电等,都紧抓汽车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积极拓展车用LED市场。
2024年,国星光电成功进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获得车灯、氛围灯、HUD等订单,其万级像素Micro LED光源模组实现了高密度集成。
晶科电子则在汽车智能视觉领域实现了LED器件、模组到系统的垂直整合,2024年该业务收入达到10.23亿元,同比增长33%。公司与多家主机厂及Tier-1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提供包括智能车灯车规级LED器件和模块等产品方案。
瑞丰光电2024年车用LED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并推出了ADB矩阵光源/模组、二代陶瓷大功率技术以及金刚石基超大功率密度封装等新品。
聚飞光电全方位布局车用照明市场,已进入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蔚来乐道、零跑汽车、法雷奥、马瑞利、星宇车灯等主机厂和Tier-1供应链,其大功率产品也成功打入上汽大众、广汽、吉利、法雷奥等资源池,在车用ISD领域赢得智己、广汽、奇瑞、长安等品牌采用。
图片来源:拍信网正版图库
智能化浪潮下的LED车灯产业变革
综上所述,2024年汽车及车用LED市场呈现稳健增长态势,这直接反映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业绩表现上。无论是整车灯具企业如星宇股份、鸿利智汇、佛山照明和得邦照明,还是LED封装企业如国星光电、晶科电子、聚飞光电和瑞丰光电等,都不同程度地受益于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并在新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展现出积极的态势。然而,这仅仅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变革正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重塑着整个车灯产业的格局。
汽车“新四化”的演进,正推动汽车灯具产业向智能化、安全化和交互化方向发展。头灯方面,国内LED供应商正积极进行自适应远光灯(ADB)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像素数量持续提升,为整车灯具企业提供多样化方案,而Micro LED技术的应用有望提升ADB性能。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随着Micro LED像素数组(Micro LED Pixel Array)导入自适应性头灯,能精准进行独立数字控制的像素将大幅提升至100,000颗像素点,当LED像素点越多,越能弹性调整照射区域,以增加行车安全,并以此满足各区域市场法规的需求,有助于车灯厂商减少不同区域市场在头灯的开发、生产和物流上所需的成本。
尽管Micro LED技术在智能汽车照明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部分高端车型已开始采用。例如,保时捷卡宴、蔚来ET9、大众途观L Pro及途锐顶配版等车型已配备Micro LED车灯。此外,别克Wildcat概念车也展示了Micro LED技术在未来汽车照明方面的潜在应用。
此外,LED像素化车灯和尾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具备信息交互功能,而车内氛围灯也朝着智能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ADS标识灯的重要性也逐渐提升。
智能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如Micro LED技术的成熟度和成本、智能车灯的标准和法规的考验,以及数据安全问题等。面对变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各车灯及LED产业链企业正积极投入研发,探索创新商业模式,以期在未来的智能化汽车照明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最终,哪些企业能够成功克服挑战,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文:LEDinside Mia)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