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马鞍山圆融光电董事长梁旭东:产销两旺,扎扎实实做好产品,慢热型经营模式获利

由于LED市场需求受到欧债危机等各方面冲击,使LED产业在短期内呈现产能过剩状态,加上中国本土LED芯片产能的快速释放,使该产品价格大幅度下滑之后仍然面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2012年,是整个LED市场洗涤的关键年,经过这一年市场剧烈的涤荡后,LED芯片企业中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出现现金流问题和亏损状况,在市场萧条的情况下,产业整合已经开始规模化的进行。少数中国本土企业总会有一些以新技术、新产品或新模式的方式出现,与国际大厂抢夺市场份额。LEDinside日前就LED市场和产业创新等议题专访了在2012年实现盈利的半导体照明上游企业之一圆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梁旭东先生。


圆融光电成立于2010年年末,注册资金1.67亿人民币,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多家国际基金和战略投资人的联合投资,总投资额达到23.7亿人民币。公司致力于全色系发光二极管LED外延片、芯片、照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照明亮化工程施工安装。

该公司目前拥有10台最新的美国Veeco公司的MOCVD,以及配套的芯片生产线,形成外延片年产能80万片;各色系(蓝光、绿光、红光)超高亮度LED芯片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亿粒。如果2014年海外成功上市后MOCVD机台数量将超过100台,LED超高亮度的外延片年生产能力将达到500万片。

正是这家刚刚起步的公司,在大部分企业盈利状况堪忧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创新、细致把握现金流、通过“慢热型”的发展战略等方式,渡过了动荡不安的2012年, 实现全年销售额过亿,在不计入各项补贴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全年盈利。同时在白光照明芯片领域进入国内前三甲。

2013年,销售延续去年的增长势头,1月份订单较之2012年12月份呈现增长态势,2月份由于传统节日春节的影响有所波动,但未造成太大影响,总体而言市场对该公司的产品需求较为旺盛。该公司预计在2012年过亿销售额的基础上,2013年将实现营收翻倍增长, 超过3亿,其中芯片和外延片业务将带来2.5亿人民币的收入。

立足创新技术,坚持差异化概念


圆融光电是一家擁有新设备,卻有穩固老团队所组成的创新型公司。梁旭东先生认为,圆融光电采购的是当今最新的设备,生产差异化的创新产品,团队又都是行业内的“老兵”,用老的团队打造出新的企业平台圆融光电,使其极具创新性,产品也极具差异化。

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之下,努力做好产品,在差异化和创新技术方面下功夫,将是未来市场回暖时的有力 “武器”。因此在2011年至2012年投产期间,圆融光电大量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差异化产品的研发,从而使新产品推出后受到市场青睐,订单供不应求。他说,圆融未来会一如既往地走创新和差异化道路。

事实上,在2012年上半年投产时,圆融正面临着LED市场的低谷期,4-5月的订单几乎为零。但该公司依旧把高亮度产品作为长远发展目标,进行成本和工艺方面的研究,在7-8月市场回暖时,保证显示屏、背光、固体光源等照明领域下游企业订单的供给,并在10月份单月实现外延10万片的销售业绩。

梁旭东先生表示,根据数据统计,2012年该公司投入研发的资金比例占据整体销售额的8%左右,约800多万人民币。其已获得多个方面制造工艺和新材料研究的突破,其中在方块流明值超高亮度的产品研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光效超过160流明/瓦的超高亮度外延片生长已拥有40多项技术创新,获批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慢热型”经营,“圆融”发展

 

往往中国的电子制造业常常都是集聚大量资金,快速扩大产能,大规模采购设备和建造工厂,尽快形成产能优势,靠成本优势占领市场。而圆融光电采取的策略则是与市场大相径庭的“慢热型”的经营模式。该公司自设立至今,没有急速扩张,依旧仅运行一期投产的10台最新的MOCVD机台,今年会寻找合适机会扩到20台,预计未来每年新增产能也在10台左右。

对于这种经营策略,梁先生表示,MOCVD和芯片制程等设备的更新速度太快,而设备老化和淘汰是芯片生产商必须考虑的因素。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和公司需求,公司采取稳扎稳打式的经营方法,设立长远的目标,在保证现金流良好的情况下坚定地、逐步地取得阶段性的良性发展。

除了扎扎实实做好产品,扎实稳打的经营策略,在环保等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方面圆融光电也做出很大努力。在环保方面,公司称,虽然目前政府对环保的要求并没有到严苛的程度,但公司以国际上最严格的要求进行废水废气的处理,购买先进的尾气处理及水处理设备进行可能污染物质的清洁,为此公司在环保方面没有吝啬投入,比如燃烧式尾气处理器比普通的处理系统多花费10万美元。

 

横向、纵向同时整合

LEDinside认为,在未来几年,产能过剩,价格下降将促进LED供应链呈现结构性整合,上下游企业的横向重组和上下游的纵向渗透都将成为趋势。而对于圆融光电而言,并购、寻找合作对象以及垂直整合都是公司考虑的策略发展方向。

目前在国际基金的支持下,圆融光电已经开始采用多种合作方式购并多家兄弟企业,谋求共同发展。这是其首次横向重组,中短期内预计还将在LED横向并购方面有更多更大动作。

由于目前整个LED行业处在整合期,未来几年存在很多的并购机会,通过收购价格、客户群、人才资源等等方面的评估,圆融光电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内筹建LED并购基金和团队,专门致力于相同类型企业的合并、收购及合作。

除了横向整合,该公司在2013年还将正式开始垂直整合,除了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采用新衬底材料研发的特色芯片等产品外,公司还将与封装厂配合推出独特的封装工艺,且要涉足照明终端产品以及背光领域。其中在照明终端产品方面,公司会在重庆、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分公司,促进下游项目的推进,通过采用圆融光电自身的特色芯片,采取委托代工OEM等方式制造终端产品,主攻产品出口。并拓展到照明工程领域,比如景观亮化、道路照明等。

但该公司在垂直整合过程中,特别提到不会与下游客户群形成竞争,并一再强调,公司拓展到下游是为了扩大业务、分散风险,不但不会进入与下游客户重合的部分,而且还会积极为下游客户提供相关方面的合作。

关于市场Q&A

Q:怎么看待目前市场的产能过剩和芯片价格下滑现象?

A:产能过剩似乎成为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必经之路,目前LED产品产能相较于市场需求而言的确处于过剩状态,这种过剩的根本原因来自需求仍未完全释放。

背光领域的LED产品需求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但通用照明等领域的需求尚未充分挖掘。这也造成了国内LED产业发展以来有数百MOCVD机台出货,但目前的有效使用的机台却只有区区100台左右。

至于芯片和外延片价格的下滑,对于整个产业而言未必不是好事。价格的下滑将促进LED产品的渗透率,会加速刺激通用照明市场的需求从而带动产业的巨大发展。

Q:LED芯片价格不断下跌,企业如何取得盈利?

A:在价格的压力下,LED芯片需要在成本和亮度两方面进行提升,才能在未来市场的竞争中获得盈利。

一方面,成本下降空间还很大。除了采用革新性的衬底材料可大幅度下降制造成本外,MO源、气体等原材料价格的下滑,及外延生长等优化工艺的研发都可以缩减制造成本,从目前来看,这些进步可以使成本下滑20%以上。

另一方面,亮度和光效是未来圆融光电及LED市场长期关注的重要方面,目前圆融光电的芯片产品光效可达160lm/W,但随着工艺的提高和衬底材料的革新,未来仍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Q:怎么理解在欧美、韩国、日本等LED企业纷纷向中国转移带来的压力和中国现有芯片产品的竞争力?

A:欧美国家、韩国或日本等LED企业很少进入大陆来生产,台湾地区有些厂家入驻大陆,会给大陆企业带来压力,进一步挤压市场空间,压迫大陆既有企业进行工艺创新,提升亮度、光效和良率,形成竞争力。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的进入为中国带来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制造工艺,以及精英人才。

中国的LED企业在这种压力下已经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产品之间的差距。拿台湾地区企业的为例可以说明中国LED产品的进步。2009年,中国大陆外延产品性能几乎落后台湾地区制造的产品至少两年以上;但在两年后的今天,大陆好的厂家的同类产品与台湾地区已经不相上下,甚至有些指标超过台湾地区兄弟厂家。



 

【版权声明】
「LEDinside - LED在线」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LEDinside - LED在线」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免责声明】
1、「LEDinside - LED在线」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演释,该公开资料,属可靠之来源搜集,但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在本网站的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 - LED在线」上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料、资讯、研究报告、产品价格等),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均只作为参考,您须对您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如有错漏,请以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为准。